检查阀门的密封性能是确保阀门正常运行和防止泄漏的关键步骤,以下是详细的检查方法和步骤,适用于各类工业阀门(如截止阀、闸阀、球阀、蝶阀等):
阀门状态确认
- 确保阀门处于关闭状态(测试关闭密封)或全开状态(测试开启时的密封,如某些蝶阀的阀座密封)。
- 断开阀门与执行机构的连接(如有),手动操作阀门确保开关灵活,无卡滞。
外部清理与检查
- 清理阀门表面及密封面的杂质、油污、铁锈等,避免杂物影响检测结果。
- 目视检查密封面(如阀瓣、阀座、密封圈)是否有明显磨损、划痕、裂纹或变形,密封垫片是否老化、破损。
压力试验准备
- 准备试验设备:试压泵(水压 / 气压)、压力表(精度不低于 1.6 级)、连接管路、盲板、检漏液(肥皂水、煤油等)。
- 根据阀门类型和标准(如 API 598、GB/T 13927 等)确定试验压力(通常为公称压力的 1.1 倍,密封试验压力)和保压时间(一般 15~30 分钟)。
试验步骤:
- 壳体试验(可选,需先做):若同时检测壳体强度,向阀门内腔充水,压力为公称压力的 1.5 倍,保压后检查壳体有无渗漏。
- 密封试验(关闭状态):
- 对于闸阀、截止阀等,将阀门关闭,从上游侧注水加压至密封试验压力,下游侧敞开通向大气。
- 对于球阀、蝶阀,关闭阀门,从任一侧加压(按标准要求),另一侧放空。
- 保压与观察:
- 保压期间观察压力表是否下降(允许微小压降,具体按标准),用检漏液涂抹密封面外侧、填料函、连接法兰等部位,无气泡产生则密封良好。
- 对于双截断密封阀门(如球阀),需双向加压测试。
注意事项:
- 试验介质为清洁水,奥氏体不锈钢阀门需控制氯离子含量(≤25ppm),防止腐蚀。
- 低温阀门需用防冻液或干燥空气,避免结冰损坏密封面。
试验步骤:
- 压力设定为公称压力的 1.1 倍,从上游侧充气,下游侧放空。
- 保压后用肥皂水涂抹密封面、填料函、连接处,无气泡即为合格。
- 精密阀门可用氦质谱检漏仪检测微小泄漏(适用于高要求场景)。
注意事项:
- 气压试验风险较高,需控制压力上升速度,远离人员,防止密封失效时气体喷射。
- 用于检查非金属密封面(如橡胶、塑料)或法兰垫片的致密性:
- 阀门关闭,上游侧涂煤油,下游侧涂白粉水浆。
- 静置 30 分钟,下游表面无煤油渗透痕迹则合格。
着色探伤法:
- 在阀座密封面涂红色着色剂,阀瓣密封面贴合后旋转 1/4 圈。
- 分离后观察阀瓣密封面的着色痕迹是否连续、均匀,无断带或局部缺失。
压痕法(铅丝或保险丝):
- 在密封面放置直径 0.5~1mm 的铅丝,关闭阀门后松开。
- 测量铅丝压痕厚度,均匀且达到设计要求(如 0.3~0.5mm)则贴合良好。
- 针对电动、气动阀门:
- 连接执行机构,进行全行程开关测试,确保阀门能完全关闭和开启。
- 在额定压力下,操作执行机构关闭阀门,检测密封面泄漏量(如 API 598 规定允许泄漏等级,如气泡数 / 分钟)。
根据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(如 GB/T 13927、API 598),泄漏量分为不同等级(如 Class Ⅵ 为零泄漏),常见判断方法:
- 气泡法:下游出口处每分钟气泡数不超过规定值(如 DN50 以下阀门允许 10 个 / 分钟)。
- 重量法 / 容积法: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泄漏介质的重量或体积,计算泄漏率。
- 密封面轻微缺陷:可用研磨膏(如氧化铝、碳化硅)手动研磨,直至密封面光滑无划痕。
- 密封件老化 / 破损:更换同规格的密封圈、垫片,注意安装方向(如 O 型圈无扭曲,金属缠绕垫无褶皱)。
- 阀杆填料泄漏:调整填料压盖螺栓(均匀拧紧),或更换填料(如石墨盘根、聚四氟乙烯填料)。
- 试验压力不得超过阀门铭牌标注的最大工作压力,防止阀体爆裂。
- 气压试验时,阀门周围设置警戒区域,禁止人员靠近。
- 有毒、可燃介质管道上的阀门,试验后需彻底清洗并置换,防止残留介质引发危险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全面检查阀门的密封性能。定期检测(如每年一次)和维护,能有效延长阀门寿命,保障管道系统安全运行。具体操作时,需结合阀门类型(如截止阀、球阀等)和使用场景(高压、高温、腐蚀环境)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标准。